#過敏性蕁麻疹 (urticaria)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
***重點整理***
1. 典型的過敏性蕁麻疹,簡單來說,看起來就像是被蚊子叮咬到一般,皮膚鼓起一小包,呈現淡紅色且非常癢,而且常常癢到病患無法正常工作、 讀書或睡覺。
2. 病灶會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通常二十四小時內會完全消失。 病灶只會非常癢但不會痛,而且不會留下疤痕或瘀青 。
3. 一般定義反覆出現過敏性蕁麻疹短於六周者稱為急性過敏性蕁麻疹 ; 超過六周者稱為慢性過敏性蕁麻疹。
5. 第一線治療用藥為H1 抗組織胺,嚴重者可再一起使用H2抗組織胺或白球三烯拮抗劑 (leukotriene-receptor
antagonist)。如合併嚴重血管性水腫或症狀持續數日以上,則可短期給予類固醇。
6. 日常生活,要避免高組織胺食物 : 乳酪、優格、泡菜、酒、加工肉品、味增、醬油、番茄及番茄醬、茄子、波菜、鹹魚、魚罐頭及醋。
7. 醫學文獻上,對過敏性蕁麻疹確定有效果的營養品補充有 :
維生素D3 (2,3,4,5) 、鐵、維生素B12(6)、魚油(7)、槲皮素 (Quercetin)(7,8)、益生菌(9)、鎂(10)、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11)、膽鹼(Choline)(12)。
(((本文開始)))
甚麼是過敏性蕁麻疹 ?
過敏性蕁麻疹非常常見,據統計百分之二十的人有得過。典型的過敏性蕁麻疹,簡單來說,看起來就像是被蚊子叮咬到一般,皮膚鼓起一小包,呈現淡紅色且非常癢 ; 但是會在全身多處出現,形狀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且會這裡消掉,那裡又發出來
; 大小從小於一公分到數公分大不等,而且常常癢到病患無法正常工作、讀書或睡覺。
病灶會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並且出現範圍越來越大。通常二十四小時內會完全消失。病灶只會非常癢但不會痛,而且不會留下疤痕或瘀青 。
基本上全身皮膚都可能出現
; 但是偶爾可見腰部的腰帶壓迫處,或是皮膚易摩擦處如腋下等處,會較常出現。
過敏性蕁麻疹有時會合併出現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通常出現在臉、唇、肢體或生殖器。
慢性過敏性蕁麻疹 是?
一般定義反覆出現過敏性蕁麻疹短於六周者稱為急性過敏性蕁麻疹 ; 超過六周者稱為慢性過敏性蕁麻疹。
過敏性蕁麻疹的原因是?
過敏性蕁麻疹的造成原因,是因為表淺真皮層(superficial dermis) 的肥大細胞(mast cells)及嗜鹼性粒細胞 (basophils )被活化後,釋放出細胞介質,例如引起強烈癢感的組織胺,和引起皮膚局部腫塊的血管擴張介質 ; 同樣的方式如發生在深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就會造成血管性水腫。
雖然許多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過敏性蕁麻疹,遺憾的是許多病患作很多檢查就是找不到原因,而慢性過敏性蕁麻疹又比急性患者更不容易找到原因。就不同機轉作分類的常見可能原因有 :
感染 : 病毒、細菌、寄生蟲
IgE抗體媒介 : 藥物、蟲咬、食物、輸血、乳膠、接觸性
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食品添加劑
直接活化肥大細胞 :
毒品、肌肉鬆弛劑、顯影劑、萬古黴
素
物理刺激 : 皮膚劃紋症 (dermatographism)、遲發性壓力
(Delayed pressure)、冷、膽素型(Cholinergic)刺激、震動、水
源性(Aquagenic )、 陽光、運動
其餘種類 :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血清病、黃體激
素、異株蕁麻
如何診斷過敏性蕁麻疹?
診斷上首重病史及典型皮膚表現,如懷疑是過敏原造成,可考慮檢驗過敏原,並進一步避免過敏原。
過敏性蕁麻疹日常保健是 ?
據統計急性過敏性蕁麻疹患者,三分之二左右,六週內會自行消失,長期治療大多針對慢性過敏性蕁麻疹患者。此外再強調一次: 如果找得到過敏原,一定要嚴格避免可能誘發過敏性蕁麻疹的過敏原 !
攝取低組織胺飲食(1),也能幫助治療慢性過敏性蕁麻疹。哪些飲食含高組織胺呢 ? 包括乳酪、優格、泡菜、酒、加工肉品、味增、醬油、番茄及番茄醬、茄子、波菜、鹹魚、魚罐頭及醋。就算檢驗過敏原並沒有針對這些食物過敏,還是應該避免食用 !
過敏性蕁麻疹藥物治療是?
第一線用藥為H1 抗組織胺,其中第二代H1 抗組織胺比較不引起嗜睡, 嚴重者可再一起使用H2抗組織胺或白球三烯拮抗劑 (leukotriene-receptor antagonist)。如合併嚴重血管性水腫或症狀持續數日以上,則可短期給予類固醇。
過敏性蕁麻疹營養保健是?
近年來在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方面,許多研究(2,3,4,5)已經證實 : 補充維生素D3可改善 過敏性蕁麻疹症狀並增加患者生活品質。
2015年一篇研究(6)指出 : 血液中鐵含量不足及維生素B12過低,可能和慢性過敏性蕁麻疹有因果關係。
世界知名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在其網頁(7)指出 : 有證據顯示,補充魚油對慢性過敏性蕁麻疹有幫助。
植物類黃酮(flavonoids)中的槲皮素 (Quercetin),也稱作五羥黃酮,有抑制組織胺釋放及降低IgE抗體和過敏原結合的反應,據信也對慢性過敏性蕁麻疹有幫助 (7,8)。
補充益生菌(9)可改善慢性頑固性過敏性蕁麻疹。
補充鎂(10)可能對急性蕁麻疹有益。
慢性過敏性蕁麻疹病患體內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偏低(11) 。
過敏性蕁麻疹對補充膽鹼(Choline)有效(12)。
附註:
1. 附圖已經原創作者同意使用 。
2. 歡迎分享,但如果用轉貼方式分享,請註明原出處。
3. 本文出自臉書"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1. Ann Dermatol. 2018 Apr; 30(2): 164–172
2.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0;126(2):413; author reply
413.
3.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4;112(4):376.
4.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15;8(1):15.
5. J Dermatolog Treat.
2016;27(2):163.
5. Ann Dermatol. 2018 Apr; 30(2): 164–172
6. Biomed Res Int. 2015; 2015: 926167
8. Molecules. 2016
May 12;21(5). pii: E623. doi: 10.3390/molecules21050623.
9. Eur An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6
Sep;48(5):182-7.
10. Arch Roum Pathol Exp Microbiol. 1990
Jan-Mar;49(1):31-5.
11. Inflammation. 2011 Oct; 34(5): 36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