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Atopic dermatitis)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
***重點整理***
1.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造成皮膚慢性發炎發癢的疾病,最常好發在兒童。
2.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會合併血液中IgE抗體上昇以及個人或家族異位性體質病史。
3. 百分之六十的病童在一歲前發病,五歲前百分之八十五的病童已出現症狀。不同年紀好發的部位及特徵都不相同。
4. 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治療風險。治療策略首重保濕及局部藥膏治療,嚴重者考慮光療或口服藥物治療。
5. 醫學文獻上,對異位性皮膚炎確定有效果的營養品補充有 :
益生菌(1, 2, 3)、魚油(4, 8)、維生素D(5, 6, 7)、鋅(Zinc)(9)、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類視色素(retinoid)(10) 、維生素E(11)、維生素D(12)、維生素C(13)、維生素B12(14)、塗抹水飛薊素(Silymarin)(15)、白藜蘆醇(resveratrol)(16)、槲皮素(Quercetin)(17)、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18)、含鹼醯胺(nicotinamide)的乳液(19)、鈣、鎂、銅、鋅、磷(20)、褪黑激素(Melatonin)(21)、β-胡蘿蔔素(β-carotene)、茄紅素(lycopene)(22)、γ次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23)、L-组氨酸(L-Histidine)(24) 、含甘草(licorice)凝膠塗抹(25)、麩胺酸 (glutamate)(26)、葡萄糖胺(glucosamine)(27)、人蔘(28)、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29)、類黃酮(flavonoids)(30)。
(((本文開始)))
甚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造成皮膚慢性發炎發癢的疾病,最常好發在兒童,成人患者也有。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會合併血液中IgE抗體上昇以及個人或家族異位性體質病史。所謂的異位性體質包含俗稱的過敏三兄弟:濕疹、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確定是由於患者被環境或食物的過敏原激活(sensitization)所致。
異位性皮膚炎又有一個別稱:濕疹(eczema)。據統計約五到二十百分比的兒童為此所苦,而且比率逐年上昇。大多數病童在五歲前發病,女生略多於男生。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是 ?
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症狀就是皮膚乾燥及發癢。急性發作時期(Acute eczema)時,出現泛紅丘疹及水疱,伴隨搔抓出現的滲液及痂皮。亞急性及慢性時期,皮膚呈現乾燥、鱗屑或搔抓後的紅丘疹。隨時間進展,皮膚呈現因慢性搔抓造成的皮膚粗厚龜裂(苔蘚化, lichenification)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位病患身上,可能同時並存急慢不同時期的皮膚病變。
大多數病童,會對特定食物、吸入過敏原、溫溼度改變、感染,甚至心理壓力,造成急性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位置 ?
據統計,百分之六十的病童在一歲前發病,五歲前幾乎百分之八十五的病童已出現症狀。最特殊的一點是,不同年紀好發的部位及特徵都不盡相同 :
新生兒至兩歲的病童,易在臉頰、頭皮、耳殼及四肢伸肌表面,出現紅色搔癢,合併滲液、脫屑及痂皮的病變,通常尿布區域皮膚正常。
兩歲至十六歲的病童,滲液現象減少,代之以在肘前區及腿彎部出現苔蘚化斑塊,甚至在手肘前端、腳踝及脖子也會出現。尤其在脖子兩側,會出現特殊的脫屑及網狀色素沉澱 !
成人則表現為更局部的苔蘚化斑塊,分布在肘前區、腿彎部、脖子及臉。
異位性皮膚炎的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高達百分之八十的病患血中 IgE 抗體
上昇,常伴隨有 嗜酸性球升高。雖然IgE 抗體會隨疾病嚴重度增加而上昇,但是偶爾可見嚴重患者卻是正常IgE 抗體濃度。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致病原因是絲聚蛋白 (filaggrin)基因的突變,導致皮膚角質層功能缺損,皮膚的保濕度下降,進而導致嬰兒皮膚乾燥與皮膚炎,之後再由於免疫失調與過敏原致敏化,導致症狀長期反覆發生。
異位性皮膚炎的預後 ?
輕度的病患,皮膚狀況好好壞壞,會自行進入緩解期 ;
中至重度的病患則一定需要治療,才能進入緩解期。
值得慶幸得是,兒童期的病患,只有百分之二十屬於比較嚴重的病患,會持續到成年期。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診斷 ?
診斷方面,先決條件是有皮膚發癢,其次是以下五種條件出現三種或以上 :
以下部分曾被影響 : 肘前區、脖子、眼睛周圍、足踝
前、及腿彎部。
之前有過氣喘或過敏性鼻炎。
過去曾有過全身皮膚乾燥。
兩歲前症狀出現 。
肘前區、脖子及腿彎部有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治療 ?
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治療風險。治療策略首重保濕及局部藥膏治療,嚴重者考慮光療或口服藥物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平日照護 ?
平日照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要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 : 包含減少惡化因子、恢復皮膚屏障、皮膚保濕及皮膚發炎時的藥物治療。
會破壞皮膚屏障的惡化因子包括 : 洗太多次澡、環境濕度太低、情緒壓力、皮膚乾燥、洗澡水過熱、食物及吸入的過敏原還有接觸的過敏原。
皮膚保濕要做到洗完澡或洗手後,趁皮膚未乾燥前,趕快塗一層黏稠的潤膚乳液
(cream)或凡士林,才能保濕 ; 一天至少塗抹兩次。含水量高的潤膚乳液(lotion) 反而會越擦越乾燥,不可不慎 !
洗澡水不可以過熱 ! 此外可能的話,儘量只用清水沐浴,不要用肥皂。
另外就是要止癢,以避免因搔抓造成感染及皮膚屏障形成的惡性循環。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是 ?
藥物治療方面,輕中度的患者,首選藥物是塗抹的低效價類固醇,一天一到兩次,持續兩到四周。效果不佳則改為中高效價類固醇。以上都要同時搭配黏稠的潤膚乳液
(cream)使用,一天數次
。
有可能的話,皮膚皺摺處及臉部應避免使用高效價類固醇,以免造成皮膚變薄 ; 或者改用吡美莫司( pimecrolimus),它是一種鈣調磷酸酶抑制劑(calcineurin inhibitors),它本身不是類固醇類藥物,無類固醇類藥物的副作用。但是2006年美國FDA警告此藥可能和癌症有相關,建議當成二線治療用藥膏。
重度的患者,藥膏治療效果通常不好,除了一樣要注意日常生活諸如保濕的注意事項外,可考慮紫外線B (UVB)照光治療及口服免疫抑制劑治療,但小小孩這兩種方式並不建議。此外近年還有皮下注射單株抗體藥物(dupilumab)的治療方式。
異位性皮膚炎的營養補充
在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方面,哪些營養品補充,對異位性皮膚炎有效果呢 ?
在近年來的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研究方面,已有多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研究(1, 2, 3)顯示 : 益生菌對於預防異位性皮膚炎上,有一定的角色。
某些實驗也顯示(4, 8) : 魚油可能可以藉由調整免疫細胞而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數份研究報告(5, 6, 7)也顯示 : 每天補充維生素D,可減少異位性皮膚炎在冬天急性發作。
臨床研究發現 : 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普遍有鋅(Zinc)不足的現象(9)。
除此之外,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也普遍有類胡蘿蔔(carotenoid)及類視色素(retinoid)不足的現象(10)。
維生素E,如果每天給予400IU,可改善異位性皮膚(11)。
兒童維生素D缺乏程度,和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度有相關性(12)。
維生素C缺乏,會造成神經醯胺(Ceramide)減少,而進一步惡化異位性皮膚炎(13)。
含維生素B12的藥膏,可減少一氧化氮(NO)生成,而減少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紅癢的症狀(14)。
實驗證明 : 塗抹水飛薊素(Silymarin),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15)。
實驗證實 : 白藜蘆醇(resveratrol)減緩發炎,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16)。
槲皮素(Quercetin)也被證明,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17)。
齊墩果酸 (Oleanolic acid) 藉由抑制細胞激素(cytokine),而改善異位性皮膚炎(18)。
含菸鹼醯胺(nicotinamide)的乳液,可以大幅增加保濕效果,減緩異位性皮膚炎乾燥症狀(19)。
異位性皮膚炎病童體內成份分析,發現鈣、鎂、銅、鋅、磷較低及鉛(Pb)、鎘(Cd)、砷(As)偏高 (20)。
異位性皮膚炎病童睡眠品質會被嚴重影響,而補充褪黑激素(Melatonin)可以改善(21)。
實驗證實 : 補充β-胡蘿蔔素(β-carotene)及茄紅(lycopene),可減緩異位性皮膚炎(22)。
γ次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可改善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23)。
補充L-组氨酸(L-Histidine)可幫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保濕(24)。
含甘草(licorice)凝膠局部塗抹,可有效治療異位性皮膚(25)。
實驗證實 : 補充麩胺酸 (glutamate),可減緩異位性皮膚炎(26)。
實驗證實 : 葡萄糖胺( glucosamine )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減緩異位性皮膚炎症狀(27)。
人蔘藉由抑制細胞激素分泌,而改善異位性皮膚炎(28)。
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也可藉由抑制細胞激素分泌,而改善異位性皮膚炎(29)。
實驗證明 : 類黃酮(flavonoids)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30)。
附註:
1. 附圖已經原創作者同意使用 。
2. 歡迎分享,但如果用轉貼方式分享, 請註明原出處。
3. 本文出自臉書"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References:
1. Epidemiology.
2012 May;23(3):402-14.
2.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8;101(5):508.
3.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121(1):116.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202X15372766
5.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4 Oct;134(4):831-835.e1.
6. Br J Dermatol.
2008 Jul;159(1):245-7. Epub 2008 Jul 01.
7. J Dermatolog
Treat. 2011 Jun;22(3):144-50. Epub 2010 Jul 24.
8. JAMA Dermatol.
2013;149(3):350-355. doi:10.1001/jamadermatol.2013.1495
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110625/
10. Nutrients.
2018 Oct 1;10(10). pii: E1390. doi: 10.3390/nu10101390.
1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55091/
12. Br J Dermatol.
2011;164:1078–1082.
13. Nutr Res Pract. 2016 Aug; 10(4): 398–403.
14. Br J Dermatol.
2004 May;150(5):977-83.
15. Int
Immunopharmacol. 2008 Oct;8(10):1475-80. doi: 10.1016/j.intimp.2008.06.004.
Epub 2008 Jun 30
16. Int Immunopharmacol. 2014 Dec;23(2):617-23.
17. Drug Discov Today.
2016 Apr;21(4):632-9. doi: 10.1016/j.drudis.2016.02.011. Epub 2016 Feb 22.
18.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13 May 15;269(1):72-80. doi: 10.1016/j.taap.2013.03.001. Epub 2013
Mar 13.
19. Int J
Dermatol. 2005 Mar;44(3):197-202.
20. Ann Dermatol.
2017 Apr; 29(2): 251–253.
21. JAMA Pediatr.
2016 Jan;170(1):35-42.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5.3092.
22. J Dermatol.
2016 Oct;43(10):1188-1192. doi: 10.1111/1346-8138.13350.
23. Adv Ther.
2014; 31(2): 180–188.
24.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7; 10: 403–411.
25. J Dermatolog
Treat. 2003 Sep;14(3):153-7.
2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202X15366665
27. Scand J
Immunol. 2011 Jun;73(6):536-45.
28. J Ginseng Res.
2017 Apr; 41(2): 134–143.
29. Indian J
Dermatol. 2011 Nov-Dec; 56(6): 673–677.
30. J Dermatol
Sci. 2013 Nov;72(2):149-57. doi: 10.1016/j.jdermsci.2013.06.015. Epub 2013 Jul
9.
31.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cam/3/1/3_1_1/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