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Short stature)的治療
#如何使兒童長的更高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
****重點整理****
1. 長不高的原因非常多,重點是 : 要先分辨是何原因引起,甚至是一些疾病狀態造成。
2. 下面討論內容,主要適用對象為一般兒童,以及成長的正常變異(Normal variants of Growth)兒童。如果是疾病造成長不高,則要根據不同的疾病,給予不同的治療,不在本篇討論範圍之內。
3. 在給予充足營養前提之下,一個正常孩子會長多高,將近八成是由基因所決定的 !
4. 如果下列事項能遵循,男生有機會比預測平均身高再增加7.5 cm,而女生有機會再增加6 cm : 睡眠充足、適度運動、適度曬太陽、避免含咖啡因飲料、減少糖分及多餘的油脂攝取、減少類固醇使用、謹慎使用轉骨方、避免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攝取足夠熱量(卡路里)、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攝取足夠鈣質及攝取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
5. 如果上述條件都做到了,但是怎麼努力,都還是看不到成果 ; 或者預測成人身高不符家長期望值,可再依照孩童的個人狀況,給予生長激素注射。
6. 其他對增加身高有加分作用的營養素還有: 鋅(Zinc)(10)、精胺酸(arginine)(11)、鐵(iron)(12)、膽鹼(choline)(13)、益生菌(Probiotics)(14)、魚油 (Fish oil)(15)、維生素B12 (Vitamin
B12)(16)、黃耆 Astragalus membranaceus(17)、褪黑激素(Melatonin)(18)、麩醯胺酸(L-glutamine )(19)、甘氨酸(Glycine)(20)、肌酸(Creatine)(21)、β-胡蘿蔔素( beta-Carotene )及维生素A(Vitamin A )(22)。
。
(((本文開始)))
每個父母親的內心深處總是盼望 : 孩子將來身高能高人一等 ! 就算無法長的和大樹一樣,最起碼,不要太矮小。 這種期望與壓力,特別容易加諸於男孩子,畢竟大多數人,很難跳脫"身材矮小,對於未來社會交際及職場競爭有不利影響"的這種迷思。
長不高的原因非常多,重點是 : 要先分辨是何原因引起,甚至是一些疾病狀態造成。請先參考此篇
"https://functionalmedicinedrhu.blogspot.com/2020/01/short-stature-1_16.html#more"。如果是因為疾病造成長不高,則要根據不同的疾病,給予不同的治療,不在本篇討論範圍之內。下面討論內容,主要適用對象為一般兒童,以及成長的正常變異(Normal variants of Growth)兒童,包含家族性身材矮小(Familial short stature)、成長及青春期體質性延遲(Constitutional delay of growth and puberty)、特發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及低出生體重兒(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如何使兒童長更高
雖然父母們都希望盡一切可能方法,幫助孩子長高 ; 但實際上影響最大的,像是遺傳和體質這部份,能改變得非常有限。這裡要再提一下,之前提過的,根據父母親身高,去預測未來身高的遺傳身高(Mid-Parent
Height )公式 :
男生=(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1)/2 (± 7.5 cm)
女生=(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1)/2 (± 6 cm)
事實上,最新研究顯示 : 在給予充足營養前提之下,一個正常孩子會長多高,將近八成是由基因所決定的 ! 而且到目前為止,人類知道為何會正常長高,其詳細背後機轉原因的基因變異並不多(1)。基因無法改變,聽起來讓人氣餒,這就如同公式中,父母親身高這兩項是無法改變的 ; 不過,還是有許多我們能做得到的部份,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就如同公式中,男生± 7.5 cm而女生± 6 cm的部份,是可以變化的範圍。如果下列事項能遵循,男生有機會再增加7.5 cm,而女生有機會再增加6 cm ; 反之亦然 !
睡眠充足
1. 睡眠充足 : 一個孩子會長高,主要是靠生長激素的作用。而人體分泌生長激素的時間,大約在晚上10 點至隔日清晨3 點之間。如果孩子能夠晚上睡足8 個小時,且有足夠的熟睡期,則生長激素大致上會出現4 ∼ 5 次的分泌周期。如果生長激素能夠分泌的時間愈多,當然也愈容易長得高。所以擁有充足的睡眠,對於孩子的身高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 ! 充足睡眠也對其他影響身高的腦內激素有幫助,諸如甲狀腺素、性荷爾蒙等。功課太重、壓力、熬夜以及睡前玩3C產品,甚至是睡眠呼吸中止症(2),都會影響睡眠的質與量,進而影響身高成長。
一般建議兒童睡眠總時數為 :
0-4個月
|
16小時
|
4 - 12個月
|
12到16小時
|
1 - 2歲
|
11 - 14小時
|
3 - 5歲
|
10 - 13小時
|
6 - 12歲以上
|
9 - 12小時
|
適度運動
2. 適度運動 :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範中心」(CDC)
認為,小孩和青少年每天至少須要 60 分鐘或更多的運動量。運動本身和睡眠一樣,都可以激發生長激素的分泌 ; 長期持續的運動,甚至會使得生長激素的分泌可長達24小時,量可達兩倍之多(3)。原則上,不論任何運動都有效果,而以大塊肌肉群運動較有效。但是我要強調的是 : 要對此項運動有興趣,如此才能長期持之以恆。一般來說,像是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跳繩、打籃球等,都是不錯的運動。 但是若從事有潛在高受傷機率的運動,如直排輪、橄欖球等,一定要使用護具,以免造成生長板受傷,而影響生長。
適度曬太陽
3. 適度曬太陽 : 維生素D,是促進肌肉及骨骼成長的重要維生素。如果從食物已攝取到足夠維生素D,還必須經過皮膚紫外線B(UVB)的照射後,才能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3 (4)。一般來說,一天曬十五分鐘就足夠,可同時在戶外運動時,邊曬太陽 。另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
: 沙丁魚、鮭魚、乳酪、蛋黃、黃豆、菇類及五穀類等,可多多攝取。
避免含咖啡因飲料
4.
避免含咖啡因飲料 : 傳統上認為 : 咖啡因飲料 中的咖啡因本身,會對鈣質成骨不利,而造成兒童長不高。但最新研究顯示 : 適量攝取咖啡因,咖啡因本身,並不會影響兒童身高。但是咖啡因,卻可能會藉由影響睡眠的質與量,導致生長激素分泌障礙,而影響兒童身高。
減少糖分及多餘油脂攝取
5. 減少糖分及多餘的油脂攝取 : 研究顯示 : 只要攝取75克的糖(約相當於一杯800cc全糖珍珠奶茶的含糖量),就可以把原本可分泌 16.5 mU/l的生長激素,抑制到只剩下少於 1.5 mU/l (5) ! 所以,原本運動後,身體會自然大量分泌生長激素 ; 此時如果大量補充含糖飲料,就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抵銷了運動的成果。另外多餘糖份及油脂,會造成兒童肥胖 ; 肥胖本身就易造成性早熟,使骨齡提早成熟,造成生長板提早關閉並且停止生長 ! 所以少吃甜食、肥肉、雞皮及油炸食物等,對於長高很重要。
減少類固醇使用
6. 減少類固醇使用 : 因為疾病使用口服類固醇, 無庸置疑會造成兒童長不高 ! 甚至是氣喘病童,使用的極微量吸入性類固醇,也會造成成年身高減少1.2公分(6)。所以身材矮小兒童,若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時,一定要獲得良好控制,以儘量減少急性發作,需使用類固醇的次數。
謹慎使用轉骨方
7. 謹慎使用轉骨方 : 許多轉骨方或調理身體的藥方,內含性激素(荷爾蒙)成份。如果在青春期之前服用,短期之內身高成長速度確實會增加 ; 但是接著孩子就會出現性早熟跡象,最後反而可能使骨齡提早成熟,造成生長板提早關閉並且停止生長,不可不慎 !
避免環境荷爾蒙(塑化劑)
8. 避免環境荷爾蒙(塑化劑) : 塑化劑在孩童最大的危害之一,是造成性早熟。性早熟如上所述,可能使生長板提早關閉,孩子接著就會停止生長。近年來,門診遇到的性早熟孩子越來越多,而其中多數做了很多檢查,都找不到潛在原因,這時就要考慮檢測血中塑化劑。塑化劑通常會添加在食品和飲料的包裝材料、醫療器材及耗材、香水、髮膠、化妝品、建材、建築塗料、木材防護漆、伸縮管、電線電纜絕緣層、潤滑劑、洗髮精及沐浴乳等,可說是無所不在,而防不勝防 !
攝取足夠熱量
9. 攝取足夠熱量(卡路里) : 兒童攝取食物,食物中的醣類、脂肪和蛋白質轉化成熱量後,用以維持基本心跳、血壓、體溫等基本代謝需求。另外活動、上學、跑跳等也都需要熱量。若還有熱量,則拿來長高,再多出的熱量則轉化為脂肪組織。所以兒童熱量不足,首先表現的就是過瘦 ; 持續長期熱量不足,就會長不高 ! 我們經過戰亂的長輩那一代,普遍身高不高,絕大多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還好目前的台灣家庭,除非極度貧困,基本上已無熱量不足問題。相同的道理,肥胖兒童,若是不當的節食,也易容易影響生長發育,須尋求專業協助。
一般建議兒童攝取熱量為 :
1-3歲
|
每天1000-1300大卡
|
4-6歲
|
每天1300-1700大卡 |
7-9歲
|
每天1650-2100大卡 |
10-12歲
|
每天1950-2350大卡 |
13-19歲
|
每天1900-3000大卡
|
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
10. 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 : 身體成長,需要攝取大量優質蛋白質,才能提供素材,製造肌肉及骨骼。兒童及青少年的蛋白質攝取量,建議為 : 體重(公斤)X1.2~1.4(克)。例如孩子的體重為25 公斤,每日約需要30~ 35 公克的蛋白質,其中三分之二(約20 ~ 23 公克)建議攝取蛋、乳製品、魚、瘦肉等優質蛋白質。所謂"優質蛋白質",意謂包含九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這九種必需胺基酸包括 : 異白胺酸(isoleucine)、白胺酸(leucine)、離胺酸(lys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蘇胺酸(threonine)、色胺酸(tryptophan)、纈胺酸(valine)和組胺酸(histidine)。瘦肉、肝臟、雞蛋、魚、奶類等含有完整九種必需胺基酸,這些所謂的完全蛋白質食物,才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如果為素食者,則建議在五穀雜糧外,多攝取黃豆製品或其他豆類食品,才能藉由互補,攝取到較為均衡的完全蛋白質來源。2016年針對非洲馬拉威兒童的研究顯示 : 長不高的兒童,血中必需胺基酸會較低(7)。
攝取足夠鈣質
11. 攝取足夠鈣質 : 鈣質是構成骨骼中礦物質的主要成分,另外在免疫、神經、循環、消化、內分泌等系統,鈣質也肩負著重要的生理機能。2017年的一篇長期追蹤的研究顯示 : 兒童若每天攝取鈣質少於300毫克,則成人身高一定偏矮(8) ! 高鈣的食物有奶類、小魚干、蝦米、豆腐、綠色蔬菜及黑芝麻等。至於坊間盛傳的補鈣聖品大骨湯,研究顯示鈣質濃度為每毫升16微克,換算成每碗(240毫升),僅含有3.84毫克的鈣質,約是同樣重量牛奶的1.6%,所以並不是理想的鈣質補充來源 !
值得注意的是 : 鈣的吸收率和攝取量呈反比 ! 也就是說 : 不要一天所需的鈣一次補齊,最好是每餐都有攝取到適量鈣質,這樣身體才會穩定吸收,也是比較有效的補鈣方法。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鈣攝取量如下 :
台灣兒童每日鈣建議攝取量:
年齡
|
鈣(毫克;mg)
|
0 - 6月
|
300
|
7 - 12月
|
400
|
1 - 3歲
|
500
|
4 - 6歲
|
600
|
7 - 9歲
|
800
|
10 - 12歲
|
1000
|
13 - 15歲
|
1200
|
16 - 18歲
|
1200
|
攝取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
12.
攝取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 : 身體成長,除需要巨量營養素如醣分、蛋白質等 ; 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彼此的協同作用也不可或缺(9) ! 維生素及礦物質存在於各式穀物、肉、蛋、奶類、海產、堅果及蔬菜水果中,所以均衡不偏食,才能完整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生長激素注射
13. 生長激素注射 : 如果上述條件都做到了,怎麼努力,都還是看不到成果 ; 而且預測成人身高不符家長期望值,可再依照孩童的個人狀況,給予進一步討論與治療。生長激素售價高昂,目前健保只給付於有下列疾病的兒童 : 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候群(Turner syndrome)、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 (Prader-Willi Syndrome)及SHOX基因突變(SHOX mutations)。除要符合上述疾病外,還訂有限定條件 ; 就算是上述疾病,但不符條件的兒童也不給付。此外台灣目前生長激素需要每天注射,療程耗時數年,對醫囑性不佳的青少年來說,是一種挑戰。每個兒童對生長激素注射治療效果,並不盡相同。三類兒童對生長激素注射效果好 : 開始注射時年紀較小、骨齡落後實際年齡較多及生長激素缺乏較嚴重。
原則上使用時間越長,長高公分數會越多 ; 但是隨著孩子接近成人身高及體重,所需劑量會越高,花費也越多。基本上注射生長激素很安全,常見的副作用為肌肉痠痛。少數人可能會頭痛,多休息及按摩就可以改善 ; 若嚴重則先降低劑量再觀察。
可增加身高的營養素
其他對增加身高有加分作用的營養素還有: 鋅(Zinc)(10)、精胺酸(arginine)(11)、鐵(iron)(12)、膽鹼(choline)(13)、益生菌(Probiotics)(14)、魚油 (Fish oil)(15)、維生素B12 (Vitamin
B12)(16)、黃耆 Astragalus membranaceus(17)、褪黑激素(Melatonin)(18)、麩醯胺酸(L-glutamine )(19)、甘氨酸(Glycine)(20)、肌酸(Creatine)(21)、β-胡蘿蔔素(
beta-Carotene )及维生素A(Vitamin
A )(22)。
附註:
1. 附圖已經原創作者同意使用 。
2. 歡迎分享,但如果用轉貼方式分享 , 請註明原出處。
3. 本文出自臉書"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881960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628404/
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457419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97598/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6439436
6.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203229?query=featured_home#t=articleBackground
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56740/
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67300/
9.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80/4/973/4690405
1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712499/
1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046689
12.
https://ejom.journals.ekb.eg/article_814.html
1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919529/
14.
https://jhpn.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1043-015-0010-4
1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15983/
1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802345
1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130588
1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8370132
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733028
2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62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