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5

#乾燥症候群,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


#乾燥症候群,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 

***重點整理***

1. 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 一般俗稱乾燥症候群,主要影響淚液腺及唾液腺等外分泌腺,有些病例也會影響其他器官

2. 主要因為免疫調節失控,而造成淚液腺及唾液腺慢性發炎,使得淚液及唾液分泌不足,造成乾眼及嘴乾症狀。

3. 乾燥症候群盛行率約為十萬分之四十三,女性比男性多。百分之百的病患會出現乾眼及嘴乾症狀,而三分之一的病患只出現乾眼及嘴乾症狀,四分之一的病患出現外分泌腺外之其他器官症狀

4. 乾燥症候群除了主要會影響到淚液腺及唾液腺外,還可能影響下列器官 : 皮膚、骨骼肌肉、甲狀腺、肺部、心血管、腸胃、生殖泌尿道系統、神經系統及造血系統。

5. 乾燥症候群的診斷須符合兩項診斷條件重點是必須先排除掉其他可能造成乾眼及嘴乾症狀的疾病。

6.  乾燥症候群的治療原則首重緩解乾眼及嘴乾的症狀,防止因黏膜乾燥產生的併發症,此外還要注意偵測及處理全身其他器官的疾病。

7. 乾眼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包含平日使用3C產品,要提醒自己多眨眼睛,並多閉眼休息 ; 須避免多風、乾燥及空污的環境 ; 維持房間濕度 ; 眼睛熱敷可緩解不適。

8. 口乾則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避免用嘴呼吸、吸菸及攝取咖啡因飲料,而造成嘴乾加劇維持房間濕度平時可使用無糖口含片或咀嚼口香糖,以刺激唾液分泌避免會加重乾燥症狀的藥物,如抗組織胺等。

9. 醫學文獻上,對乾燥症候群確定有效果的營養品補充有 : 維生素A及維生素E(1)ω-6脂肪酸(omega 6 fatty acids)(2)維生素B12(3)Vitamin D(4)白藜蘆醇(resveratrol)(5)槲皮素(Quercetin)(6)、益生菌(7)褪黑激素(melatonin)(8)γ次亞麻油酸(Gamma-linolenic acid)(9)鐵及葉酸(Folate)(10)、穀胱甘肽(Glutathione)(11)魚油(12)、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1314)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15)、薑黃素(Curcumin)(16)、輔酶Q10(coenzyme Q10)(17)甜菜鹼(Betaine)(18)

(((本文開始)))


何謂乾燥症候群

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 一般俗稱乾燥症候群,它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明瞭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主要影響淚液腺及唾液腺等外分泌腺,有些病例也會影響其他器官。乾燥症候群還分成不合併其他疾病的"原發型"及合併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或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發型" 


乾燥症候群的原因

乾燥症候群主要因為免疫調節失控,而造成淚液腺及唾液腺慢性發炎進一步使得腺體萎縮影響功能,使得淚液及唾液分泌不足,造成乾眼及嘴乾症狀。乾燥症候群造成的其他器官慢性發炎,可能也是因為類似機轉 


乾燥症候群盛行率
  
因為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有乾眼症狀的人很多但是其中僅有約十分之一的比例乾燥症候群所引起的。乾燥症候群盛行率約為十萬分之四十三,女性比男性多。百分之百的病患會出現乾眼及嘴乾症狀,而三分之一的病患只出現乾眼及嘴乾症狀,四分之一的病患出現外分泌腺外之其他器官症狀百分之二點五的病患會合併淋巴癌。


乾燥症候群的症狀
  
乾燥症候群的症狀包含眼睛乾澀有異物感 ; 口乾口角炎因口水少造成吞嚥困難鵝口瘡及蛀牙 ; 唾液腺腫大 ; 皮膚乾燥搔癢 ; 咳嗽 ; 陰道乾燥造成性交疼痛 ; 關節疼痛 ; 倦怠等。 

乾燥症候群除了主要會影響到淚液腺及唾液腺外,還可能影響下列器官 : 皮膚、骨骼肌肉、甲狀腺、肺部、心血管、腸胃、生殖泌尿道系統、神經系統及造血系統。較特殊的是,Ro(SSA)抗體的乾燥症候群孕婦,可能生出有狼瘡的新生兒,易出現心律不整。


乾燥症候群的診斷
  
乾燥症候群的診斷須符合下列兩項診斷條件重點是必須先排除掉其他可能造成乾眼及嘴乾症狀的疾病

1. 有客觀證據顯示腺體組織受損,例如有做過淚腺及唾液腺功能測試,證明腺體功能變差,或是影像學檢查證實腺體組織明顯異常。

2. 有血清學或組織學的自體免疫性疾病證據,例如有抗Ro(SSA)抗體(anti-Ro/SSA antibodies),及/或抗La( SS-B)抗體(anti-La/SSB antibodies),唾液腺切片反應陽性,或有全身性風濕性疾病。
                   

乾燥症候群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結果可見Ro(SSA)抗體及/或抗La( SS-B)抗體另外還可能有白血球下降貧血血小板低下電解質不平衡肝腎功能受損、肌酸磷酸酵素上升、發炎指數(ESR)上升、血尿、蛋白尿、高丙球蛋白血症(Hypergammaglobulinemia)抗核抗體(ANA)上升、類風濕性因子陽性及補體下降如果倦怠感強烈有可能合併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維生素 B12不足極少數人可能罹患C型肝炎及愛滋病如果臨床強烈懷疑是乾燥症候群,但是又檢驗不到Ro(SSA)抗體則考慮安排唾液腺切片檢查


乾燥症候群的治療
  
乾燥症候群的治療原則首重緩解乾眼及嘴乾的症狀,防止因黏膜乾燥產生的併發症,此外還要注意偵測及處理全身其他器官的疾病。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乾眼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包含平日使用3C產品,要提醒自己多眨眼睛,並多閉眼休息 ; 須避免多風、乾燥及空污的環境 ; 維持房間濕度 ; 眼睛熱敷可緩解不適 ; 佩戴全罩式眼鏡、甚至蛙鏡,可維持眼睛周圍濕度避免會加重乾燥症狀的藥物,如抗組織胺等症狀持續時需使用人工淚液。症狀仍嚴重時,則須使用免疫抑制劑眼藥水。

口乾則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避免用嘴呼吸、吸菸及攝取咖啡因飲料,而造成嘴乾加劇維持房間濕度平時可使用無糖口含片或咀嚼口香糖,以刺激唾液分泌避免會加重乾燥症狀的藥物,如抗組織胺等。另外很重要的是 : 口乾易造成蛀牙,一定要注意蛀牙的預防及處理。如果仍然口乾嚴重可考慮使用人工唾液,或用催涎劑刺激口水分泌。

如果疾病影響到其它各器官,原則上以所造成的不同疾病,給予不同的治療。例如造成肌肉痠痛,則給予症狀治療 ; 造成胃食道逆流,則給予制酸劑等。
如上述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有全身多器官受影響,則考慮給予免疫抑制劑或單株抗體治療。
另外為預防未來疾病可能惡化,以至於需要用到免疫抑制劑,適當的接種疫苗預防未來的感染也很重要。 

乾燥症候群營養補充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療法在乾燥症候群治療上,則有以下發現  

維生素A及維生素E可藉免疫調節作用使原發型乾燥症候群的病患病程減緩(1) 
  
ω-6脂肪酸(omega 6 fatty acids)可以藉由增加前列腺素E1,而改善乾燥症候群病患的乾眼症狀(2) 

乾燥症候群病患易合併維生素B12缺乏(3) 

Vitamin D在部份乾燥症候群病患體內過低過低也易造成疾病影響到全身各器官(4)
實驗證實 : 白藜蘆醇(resveratrol)的抗發炎作用能增加乾燥症候群病患的口水分泌 (5)

槲皮素(Quercetin)可藉由降低氧化壓力而增加病患的口水分泌(6)

乾燥症候群的病患許多人有腸道微生態失調(gut dysbiosis)情形,可能造成疾病影響到全身各器官(7)

乾燥症候群的病患體內褪黑激素(melatonin)有失衡現象(8)

補充γ次亞麻油酸(Gamma-linolenic acid)可改善乾燥症候群病患的症狀(9) 

乾燥症候群病患常缺乏鐵及葉酸(Folate)(10)

穀胱甘肽(Glutathione)可保護乾燥症候群病患不使肝臟受疾病影響(11)

補充魚油可以同時改善乾燥症候群病患的乾眼及嘴乾症狀(12)

實驗證實綠茶中富含的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可減緩乾燥症候群病患的唾液腺發炎,還可保護唾液腺細胞(1314)

補充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可以改善乾燥症候群病患的乾眼及嘴乾症狀(15)

實驗證實 : 薑黃素(Curcumin),藉由干擾抗體及抗原交互作用,而減緩乾燥症候群症狀(16)
實驗證實輔酶Q10(coenzyme Q10)可幫助唾液分泌,減緩嘴乾症狀(17)

用含甜菜鹼(Betaine)成分的牙膏刷牙可以有效舒緩嘴乾症狀 (18) 

附註:
1. 
附圖已經原創作者同意使用
 
2. 
歡迎分享,但如果用轉貼方式分享,
 請註明原出處。
3. 
本文出自臉書
"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functionalmedicine.DrHu

References: 

2.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 Dec;46(12):4474-9.
5. J Clin Biochem Nutr. 2016 Sep; 59(2): 107–112.
9. Scand J Rheumatol Suppl. 1986;61:242-5.
10. Oral Dis. 2001 May;7(3):144-9.
11. Bosn J Basic Med Sci. 2016 Aug; 16(3): 227–231.
15.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Jun;94(6):2044-51
16. Mol Nutr Food Res. 2010 Aug;54(8):1202-9.
17. Clin Biochem. 2011 Jun;44(8-9):669-74